少兒編程 > 新聞活動 > 童程童美聯合發起推動《北京青少年科普課程資源質量標準》
童程童美聯合發起推動《北京青少年科普課程資源質量標準》
童程童美 2023-09-07
由童程童美攜手北京科技教育促進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北京青少年科普課程資源質量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起草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摘要童程童美是國內知名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品牌,成立于2015年,經過 7 年的實踐和探索,打造出適合 3-18 歲中國孩子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形成以創意編程啟蒙、人工智能編程、機器人創新工程教育等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結合豐富的科創挑戰活動和研學營地活動,幫助中國青少年打造迎接未來世界的能力和思維視野。童程童美通過OMO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透過 200 多家線下直營中心與線上的童程在線學習平臺,合計 2000 多名真人講師,正在為 20 萬中國家庭提供前沿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產品服務。
為貫徹落實“雙減”工作精神和要求,北京科技教育促進會聯合童程童美等機構,聯合發起并推動青少年科普課程資源標準和校外科技教師基本能力標準研制和推廣工作,以引導和幫助科技培訓機構通過加強培訓內容質量和科技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培訓層次、水平和質量,助力科技培訓行業規范運營和高質量發展。
作為起草組成員,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青少年教育分會理事會副秘書長、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孫善明表示,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課程內容和教師。
孫善明認為,編程教育的核心目標,不僅是教會孩子們編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在制定少兒編程課程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確保課程內容生動有趣,以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需關注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和結構性,使之能逐步引導孩子們建立起完整的思維鍛煉和提升體系。其次,教師是少兒編程教育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一名優秀的編程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應當加強對編程教師的選拔和培訓,確保他們具備教育教學的基本素養,能夠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重視教師的職業發展,鼓勵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起草組成員合影(左二、左三為童程童美專家)
童程童美之所以能夠成為標準的聯合起草單位,源于童程童美在課程、教師兩個層面的建設均在位于行業前列。
在課程交付上,童程童美認為,編程、機器人學習不同于語數外,需要在實踐中動手操作,在做中學,而不是傳統的灌輸、記筆記的模式,需要小組討論、團隊協作,所以童程童美選擇小班、真人老師及時指導的方式,而不是低成本的線上錄播課。在小班課教學中,學員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小組討論,這種互動式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學員思考和交流,提高學習效果。真人老師的授課能夠幫助學員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習成效,同時也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促進學習的持續性和深入性。
在師資建設上,童程童美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教育專家,例如無人移動機器人技術的引領者、多倫多大學機械與工業工程系客座教授謝海鵬博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牛津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訪問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秦曾昌,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系副主任黃浩博士,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講師、北京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甘庭博士等。其中,謝海鵬博士曾為加拿大宇航局提供國際空間站機械臂的設計。
除了專家團隊,在童程童美的教學體系中,還有2000多名真人講師來自計算機、機械、教育等相關專業,并接受專業、系統的編程和機器人教育培訓。這些老師主要承擔童程童美線下小班面授和在線小班直播課程的教學工作。
受益于在課程和教師兩個層面的投入,童程童美收獲了家長的認可和滿意。童程童美 2022 年全年實現營收 14 億元,全年報讀學員數達 20.9 萬人,報讀超過1年的學員續費比例始終保持在 78% 以上。即便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童程童美依舊在當季度實現了報讀人數 17% 的增長。成立 7 年至今,童程童美平臺上的學員平均停留時長為45.5個月。
孫善明介紹表示,目前起草組已經完成了機器人、編程、科學實驗和創新創意四個類別討論稿的起草工作,從課程性質與適用場景、指導思想、育人目標、基本理念、內容設置和質量標準六個方面提出了課程具體要求。下一步將繼續邀請以上四個領域的科技教育專家以及一線優秀教師,共同修改和完善討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