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 > 新聞活動 > 童程童美孫善明出席“AIGC時代下的信息科學基礎教育路徑探索論壇”
童程童美孫善明出席“AIGC時代下的信息科學基礎教育路徑探索論壇”
中國經濟時報 2023-12-13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算法學習能力的提升,AIGC技術快速發展,賦能各類場景。面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新契機、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需求,基礎教育更需回應時代之需,不斷健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摘要12月9日,“AIGC時代下的信息科學基礎教育路徑探索”觀點論壇在山西太原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信息科學基礎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信息科學基礎教育的發展路徑。中國計算機學會GESP技術委員會主席、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孫善明受邀出席,圍繞大模型對未來人才培養的影響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AIGC時代,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2023年,AIGC和大模型產業井噴,推動AI加速滲透進百行千業,引發生產力與創造力革命。從視頻制作到寫代碼,新技術帶來的變革讓人們看到AIGC無窮的潛力,也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未來,AI能否取代人類。
孫善明在演講中分享了一組數據,高盛曾在今年3月發布報告稱,隨著AI技術的突破,預計全球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
不可否認的是,AI的確能夠輔助人類更好地完成工作,甚至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AI可以完全替代一部分簡單的重復性工作。然而,新技術也會帶來新生態,麥肯錫今年5月曾發布報告稱,到2030年,中國的AI人才供應只有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人才缺口將達400萬。
從專業和應用的角度出發,未來全面的思維能力將變得非常重要。AIGC時代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具備跨學科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那么,面向未來,孩子們需要接受的教育勢必要突破傳統教育的框架,從基本的知識獲取轉向能力和思維的培養。
以童程童美為例,童程童美在編程和機器人教育當中所秉持的理念是,通過學習編程和機器人,讓孩子建立科學思維方式,培養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才是AIGC時代,青少年必須要具備的技能。
面向未來人才培養,少兒編程勢在必行
“算法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它決定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應用的效果和能力。”孫善明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離不開背后復雜的算法。為了適應AIGC時代,未來,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編程專家”,但每個人都需要學會應用編程這項工具。
近年來,我國大力布局以編程、機器人為代表的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在此基礎上,全國各省市地區也陸續出臺了編程教育相關政策,如浙江、山東、廣東等省份已經將編程納入到高考中,編程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的普及已成必然趨勢。
然而,編程教育的普及離不開一批專業的編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孫善明表示,在國家大力倡導編程教育的背景下,編程教師是編程教育順利開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有老師,才有教育;有優秀的科技素質教育講師,才有成功的科技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具備創新意識、科技素養的科技少年。
孫善明介紹,為了更客觀地驗證編程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童程童美與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攜手,共同推進編程培訓師資認證考試項目(PTA),重點針對從事編程培訓的授課老師進行計算機編程能力與教學能力的考核,旨在幫助中國編程教師提升教學水平、職業素養等專業能力,推動計算機編程教育事業的普及和發展。
關于童程童美
公開資料顯示,童程童美是國內知名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品牌,成立于2015年,經過 8年的實踐和探索,打造出適合 3-18??歲中國孩子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形成以創意編程啟蒙、人工智能編程、機器人創新工程教育等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結合豐富的科創挑戰活動和研學營地活動,幫助中國青少年打造迎接未來世界的能力和思維視野。童程童美通過OMO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透過??200 多家線下直營中心與線上的童程在線學習平臺,合計 2000 多名真人講師,正在為 20 萬中國家庭提供前沿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