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 > 新聞活動 > 童程童美:AI浪潮下,科技特長生的興起是大勢所趨
童程童美:AI浪潮下,科技特長生的興起是大勢所趨
童程童美 2024-02-23
OpenAI開年帶來了一個王炸——其首個文本-視頻生成模型Sora正式發布,顛覆了生成式 AI 在視頻領域的全球市場格局。盡管Sora被稱為視覺領域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實現了與ChatGPT類似的突破,還是有許多人表示,這些技術離普通大眾的實際生活還很遙遠。事實上,由AI帶來的技術革命勢必會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顛覆性影響。正如同AlphaGo在圍棋比賽上戰勝李世石的那個下午,許多人也無法預想到從客服電話、虛擬主播到自動駕駛,AI悄然滲透進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
摘要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這也直接奠定了在當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中,科學教育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地位。
01 科教興國戰略下,科技特長生賽道迎來風口
隨著AI時代的到來,教育的底層邏輯也在更新迭代,新的時代背景賦予了教育新的目標和任務。在人工智能時代,孩子應該接受怎樣的教育?童程童美首席人工智能教育專家秦曾昌博士分享了他的看法:“面向未來的教育應該從基本的知識獲取轉向能力和思維的培養。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是人類的稀缺特質,這些不能被工業化生產的特質才更值得孩子們去培養和學習,科技教育則是發掘和培養這些思維能力的最佳渠道之一。”正因如此,具備創造力、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早在2015年,國家就開始大力推行科技特長生的加分政策,為選拔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創建機制,以滿足我國科技創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的需求,持續引領我國科技深入發展。
2020年起,我國開始實施“強基計劃”,作為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第二年,全國36所試點高校啟動招生計劃。“強基計劃”與“科技特長生”相關性強,科技特長生認可的科技創新、機器人、信息學、航模、無人機、無線電測向、車模等競賽類型與強基計劃專業相關,競賽成績在強基計劃錄取時具備優先錄取資格。
2022年,科技特長生政策已經覆蓋19個省份、3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覆蓋率達到76%,這個數字在2023年已經增長到82%。截至去年,北京有63所學校、深圳有35所學校招收科技特長生,這些是在學校的招生簡章里邊明確規定招收科技特長生的數據,還有一些學校是提前自主招生,所以實際招收科技特長生的學校數量會更多。
即便在雙減政策下,國家也明確強調了“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地。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與此同時,教育部明確表示,2024年以后取消藝術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這意味著學習藝術和體育的這一批孩子,2024年以后不能夠以特長生加分的形式進入普通高校。
在明確的政策傾向引導以及時代大背景的催化下,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科技特長生已經是大勢所趨,是未來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新方向。從全面取消藝術特長生到科技特招生進入特招賽道,我國科技興國戰略凸顯,教育的導向性政策也勢必推動科技類技能、競賽等成為熱點。
02 成為科技特長生,家長選擇從科技創新類競賽出發
對于家長們來說,科技特長生最直觀的優勢就是助力升學,因此,隨著科技特長生成為當下熱門方向,很多家長將“科技特長生”作為孩子沖擊名校、重點學校的一條路徑。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提前規劃學習路徑,對于想在科技特長生賽道奔襲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
童程童美賽事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科技特長生的認證需要在專業比賽中(國際 、國內、省市區等)獲得優異成績才能被認定,所以絕大部分希望孩子未來走科技特長生路線的家長,都會鼓勵孩子去參加科技創新類,尤其是編程和機器人方向的比賽。”
公開資料顯示,童程童美是國內知名的編程與機器人教育品牌,成立于2015年,經過8年的實踐和探索,打造出適合3-18歲中國孩子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形成以創意編程啟蒙、人工智能編程、機器人創新工程教育等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結合豐富的科創挑戰活動和研學營地活動,幫助中國青少年打造迎接未來世界的能力和思維視野,正在為 20 萬中國家庭提供前沿的少兒編程和機器人教育產品服務。
許多學校在考察和認定科技特長生時,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著重考察孩子的科技成果,比如科技競賽成績,權威認證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科技類競賽都能夠被認可,隨著科技特長生賽道越來越火熱,家長們也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考慮到得獎的含金量和權威性,大多數孩子在選擇比賽時會以信奧賽、NOC、藍橋杯、Botball、VEX這類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以及國際知名的科創挑戰賽事為主。”童程童美賽事相關負責人介紹:“以近期正在報名階段的NOC大賽為例,在童程童美的小學員中,大部分都會選擇參加這項比賽,就是源于其權威性和廣泛的影響力。”
據了解,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簡稱NOC活動)連續多年入選教育部“白名單”賽事,影響范圍廣、含金量高,自2002年成立以來,一直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和關注。NOC大賽包容性很強,下設多條賽道多個賽項,不論是機器人賽道的NOC狙擊精英賽項,還是編程賽道的NOC童創AI編程賽項,都是編程與機器人愛好者們的熱門選擇。
據介紹,在去年的NOC大賽中,童程童美帶領其學員創下斐然戰績:有59人榮獲童創AI編程賽項一等獎,50人榮獲狙擊精英賽項一等獎。同時,還有4名童程童美學員榮獲NOC大賽的最高獎項“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明創新獎”,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僅有49名學生獲此殊榮。
近日,許多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以及國際知名的大型科創比賽都進入了報名階段:NOC童創AI編程賽項的報名時間截止至2024年2月29日;NOC狙擊精英賽項的報名時間截止至4月8日;2024Botball國際教育機器人大會也正式開啟報名。
童程童美賽事相關負責人表示,童程童美學員也正式開啟了本年度的賽事歷程,從目前的報名數據可以發現,許多學員參加了不止一項比賽,同時,也有在過往比賽中成績不理想而選擇繼續刷成績的選手。
“有人擔心這股科技特長生的風潮會為孩子帶來更多內卷和焦慮,然而從AI浪潮席卷世界的角度出發,相比于參加比賽的成績如何,在這過程中孩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才是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