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 > 文章資訊 > 3D打印 > 新MakerBot后處理指南讓3D打印更簡單
新MakerBot后處理指南讓3D打印更簡單
童程童美 2016-12-26
近日,紐約3D打印機制造商MakerBot發布了一個包含六個步驟的后處理指南,其中包括如何打磨、粘合3D打印對象以及為其上色。下面我們會為大家介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方法。
摘要近日,紐約3D打印機制造商MakerBot發布了一個包含六個步驟的后處理指南,其中包括如何打磨、粘合3D打印對象以及為其上色。下面我們會為大家介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方法。
打磨一個3D打印對象
打磨可以幫助消除3D打印模型表面的層線,但您需要很仔細地對待這一步。一開始您要用粗糙的砂紙,收尾時則要換成稍微細膩點的砂紙。同樣重要的是,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打磨太久,因為摩擦產生的熱量可能會熔化PLA。MakerBot說在Z軸上打印的表面最光潔,并建議如果您打算粘合模型的話,請注意不要從接合表面上打磨掉太多的材料。
粘合一個3D打印對象
對于粘合,MakerBot的建議之一:您應該用橡皮圈將膠合部件固定在一起,并將氰基丙烯酸酯膠涂在連接區域周圍。如果接縫粗糙或有間隙,您可以使用Bondo膠或填料使其變平滑。
為一個3D打印對象上色
當3D打印部件被打磨好并被粘合在一起后,下一步通常是上色。對于這一階段,MakerBot建議您將準備好的3D打印件懸掛在開放、無塵、通風的空間里。據MakerBot說,這樣所有表面的上色才會均勻。首先,您應該使用底漆或填料,然后再進行另一階段的打磨,之后再從一臂遠的地方將顏料噴涂至3D打印對象上。此后,將對象放置1-2天,然后就可以拋光了。
將螺紋插入件安裝到一個3D打印對象上
為了增加那些需要加上螺釘的3D打印外殼的壽命,安裝螺紋插入件通常是有用的。當這樣做時,模型上的鉆孔應該要比插入件稍小,因為還要考慮到安裝插入件時任何可能的塑料熔化。安裝插入件時,將3D打印部件放在虎鉗中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逐漸地安裝插入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PLA會在中等溫度下變形。
用一個3D打印模具進行硅膠成型
此外,在這個六步驟的后處理指南中,MakerBot還向大家講解了硅膠成型。通過這一工藝,用戶可以輕松地用3D打印機無法使用的材料為一個產品制造多個副本。這個過程需要一個3D打印模具箱、硅膠、樹脂、量杯和幾個其他物件。一種計算模具體積的簡單方法是先向3D打印模具箱里倒滿水,然后再將水倒入量杯中。MakerBot成型指南的第1部分介紹了如何創建模具,第2部分介紹了如何使用柔性材料制造注塑件。
用一個3D打印模具進行真空成型
在后處理指南的最后一部分里,MakerBot還介紹了如何用3D打印模具來真空成型。真空成型是一種制造工藝,塑料片材會被加熱和被放在模具上擠壓成型,零件就這樣產生了。該工藝常被用來制造塑料容器等東西。當3D打印真空成型模具時,MakerBot建議加大模具外壁和填充的數值設置,以制造出一個能承受真空成型壓力的堅固模具。您需要一個工業級的真空成型機來加熱塑料片材,然后再將其放在3D打印模具上擠壓成型。MakerBot說最好能多打印兩三個備用模具,以防第一個3D打印模具被用壞了。
據了解,除了新的后處理指南外,MakerBot還發布了3D打印術語、加載和卸載線材、使用MakerBot軟件等方面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