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 > 文章資訊 > 機器人 > 廣州無人機企業 探索錯位競爭新路徑
廣州無人機企業 探索錯位競爭新路徑
童程童美 2017-02-15
2012年,無人機廠商大疆推出全球首款航拍一體機,打開了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大門。2014年至2015年間,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迎來井噴勢爆發,涌入消費級無人機的企業數量之多如雨后春筍一般,如小米等科技巨頭也高調入局。然而,一年多的市場熱捧后,消費級無人機開始冷靜下來。
摘要2012年,無人機廠商大疆推出全球首款航拍一體機,打開了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大門。2014年至2015年間,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迎來井噴勢爆發,涌入消費級無人機的企業數量之多如雨后春筍一般,如小米等科技巨頭也高調入局。然而,一年多的市場熱捧后,消費級無人機開始冷靜下來。2017年CES展上,國內各大消費級無人機廠商并無突出展示,即便是去年讓全球聚焦的億航也只是向媒體匯報載人無人機E-184的進展。
無人機廠商億航和零度智控先后被曝出大幅度裁員,無人機再次成為科技界的熱門話題。在全新行業投融和市場格局中,廣州的無人機企業如何避開巨頭鋒芒,形成錯位發展的新路徑?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成紅海
去年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依然熱鬧,入局者不乏小米、GoPro等,但是真正能夠與大疆抗衡的廠商寥寥無幾。
IDC在2016年12月初發布的一份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從出貨量情況來看,三季度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出貨量前三名廠商分別為大疆、零度智控、派諾特。其中大疆占據了52%的市場份額,零度市場份額為24%,派諾特為4.6%,其它品牌為19%。
廣州億航由有“16歲就考上清華少年班”神奇經歷的胡華智創辦。其生產的消費級無人機GHOST系列主打手機APP操作,GHOST無人機無需任何組裝或者額外的遙控器,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僅需由智能手機App控制。其“自動跟隨”功能能夠使無人機無縫地自動跟隨用戶行動。而億航發布的第二代產品以FPV頭盔操控作為賣點——用頭盔上的陀螺儀輸出操作信號通過地面站控制相機俯仰。
億航無人機比大疆更容易操控,目標指向大眾消費市場。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熊逸放表示,億航要打造手機就能操控的傻瓜機級別的無人機,“實現人人都能飛”的夢想。
據IDC預測,到2020年,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將以86.5%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成長。屆時,該市場出貨量將達到576萬臺,市場規模達到250億元人民幣,其中消費級產品創造的出貨量不足386萬臺,且市場競爭愈趨激烈。
事實上,從Ghost兩代產品到E—184,億航一直在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去年,我們也提出了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研發出新的產品,其中行業無人機是新的業務線條,已經簽下數張合作訂單,涵蓋水利、公安、地產等領域。”億航智能政府事業部負責人趙穗麟說。
開拓專業無人機應用領域
在大疆、零度等無人機搶占消費市場的同時,極飛無人機反其道而行之,實施“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其核心產品和服務已經悄然打入新疆、江蘇、山東等地的農村市場,避開巨頭,尋找新的發展路徑是其余無人機廠商可行的做法。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龔檟欽說,2007年極飛團隊開始建立,起初想做機械,直到2009年才轉向無人機。“無人機在那時候幾乎也是全新的概念。”2008年底至2009年初,極飛和美國一些小公司合作做飛行器,CEO彭斌帶著幾個團隊覺得這個比較有意思,彼時還是遙控模型,沒有落地應用。當時開發的飛行器以及控制器,主要用于航拍。
2012年,極飛決定開始轉型應用領域。在全國進行考察之后發現,無人機應用可能在農業領域最先爆發。“農業在那個時候也不是放在第一位,還有物流、消防這些領域,但是在項目、銷售、研發等推進上,農業是這三者中推進最快的,所以才決定主要進軍農村。”龔檟欽說。
“中國有18億畝農田,這18億畝到底是怎么分配的,里面有哪些經濟作物,哪些糧食作物,我們做哪個最合適?”為此,極飛團隊專門在新疆的農村“蹲點”兩年。龔檟欽表示,極飛不在農村做銷售,只做服務,達成合作就建立服務點,組建團隊服務當地的農村市場,包括農地測繪、天氣監控等設備都被設在合作方的田地里,實施監控數據。事實上,直到去年10月,極飛才開始對外銷售其專業植保無人機,截至目前已經賣出近2000臺。
在極飛在農業高歌猛進時,大疆開始將目光從航拍、消費級市場向行業市場轉移。從2015年開始,大疆已經在行業應用市場開始布局,各種行業應用產品已經陸續出現在各地的招標當中。大疆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3年左右的時間,大疆在行業市場和消費級市場的比例會變為各50%。目前植保無人機領域基本被極飛科技和大疆農業瓜分。
根據國土資源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實際農作物耕地面積約為20.25億畝。若假定無人機植保覆蓋面積達到50%,每畝單次植保費用10元,每年植保10次測算,無人機植保服務規模將達到1240億元。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蘭玉彬認為,中國農用航空作業發展空間較大,農業航空植保的剛性需求非常大。“從技術、市場、政策扶持三方面來說,都比較支持專業無人機往前推進。頂層設計上估計不久會有行業規范出臺。”他表示。